以太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平台,允许开发者在其上构建各种应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无须依赖中心服务器的全球计算机。这个计算机运行着智能合约——一种自动执行预定任务的程序。


智能合约,是 20 世纪 90 年代由 Nick Szabo 提出的理念,几乎与互联网同龄。由于缺少可信的执行环境,智能合约并没有应用到实际产业中,自比特币诞生后,人们认识到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天生可以为智能合约提供可信的执行环境。

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它提供了各种模块让用户用以搭建应用,这是以太坊技术的核心。而平台之上的应用,其实也就是合约。以太坊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合约编程环境,通过合约的开发,以太坊实现了各种商业与非商业环境下的复杂逻辑。支持了合约编程,让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是发币,还提供了更多的商业、非商业的应用场景。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计算机,这个计算机可以运行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但这个计算机不是一个实体的东西,而是一个由许多人共同维护的虚拟网络。这些人,我们称之为 “ 节点 ” ,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共同维护着以太坊这个网络。

那么,以太坊与我们平常用的计算机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说,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中心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在许多不同的节点上。这样一来,数据就不容易被篡改,也不容易被攻击,因为攻击者需要同时攻击成千上万个节点才能达到目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巨大的计算机。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计算机上运行应用程序呢?在以太坊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我们称之为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其实就是一段自动执行的程序代码。当某些条件满足时,智能合约就会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这种自动执行的特性,让智能合约在金融、游戏、投票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用智能合约来实现一个自动支付的系统。比如说,你需要付款给一个人,但你希望在对方完成某项任务后再支付。你可以把钱存入智能合约,然后设定一个触发条件,当对方完成任务后,智能合约就会自动把钱转给对方。这样,你就不用担心对方拿了钱不干活,或者是自己忘记付款了。

为了在以太坊上运行智能合约,我们需要一种数字货币作为燃料。这种货币叫做 “ 以太币 ”(Ether),简称 ETH 。每当我们在以太坊上执行一个操作,都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以太币。这些以太币会作为奖励,分给那些维护以太坊网络的节点。这个过程被称为“挖矿”。

要知道,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不仅仅可以进行简单的转账操作。它们还可以用来创建一种全新的数字货币,这种货币我们称之为代币(Token)。代币可以代表任何东西,比如股票、积分、财产等。通过智能合约,我们可以轻松地在以太坊上发行自己的代币,然后用这些代币来进行交易。

以太坊上的代币有许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是 ERC-20 代币。ERC-20 代币是一种遵循统一标准的代币,这个标准规定了代币的创建和交易方式。有了这个标准,不同的代币就可以互相兑换和交易了。这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货币,虽然美元和欧元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它们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兑换。

除了 ERC-20 代币,还有一种叫做 ERC-721 代币的标准。这种代币非常特殊,因为它代表的是独一无二的、非同质化的资产。这些资产可以是艺术品、收藏品、房产等。有了 ERC-721 代币,我们可以在以太坊上进行独特资产的交易,而不用担心伪造或者复制。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加密艺术品、收藏品等在以太坊上进行交易的原因。


那么,以太坊有什么实际应用呢?事实上,以太坊已经在很多领域产生了影响。比如我举几个例子:

以太坊可以用来进行金融业务。通过智能合约,我们可以创建去中心化的金融产品,比如借贷、保险、衍生品等。这些金融产品不需要中介机构,因此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智能合约的透明性也可以降低欺诈的风险。

以太坊可以用来进行供应链管理。通过智能合约,我们可以实时追踪商品的来源、流通路径等信息。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确保购买的商品是真实可靠的,而企业可以更好地监控供应链,提高效率。

以太坊还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认证。通过智能合约,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统,让用户在不同的平台之间共享认证信息。这样,用户就不用每次都重新提交自己的个人资料,同时还能保护自己的隐私。


虽然以太坊具有很多优势,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以太坊目前的交易速度和扩展性还有待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太坊团队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升级,以太坊 2.0 旨在解决以太坊 1.0 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和可扩展性问题。这次升级将会对以太坊的性能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 更高的吞吐量:以太坊 1.0 目前的交易处理速度受到限制,每秒只能处理大约 30 笔交易。以太坊 2.0 通过引入分片技术,将网络分成多个独立的子链,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网络的交易处理能力。预计以太坊 2.0 的吞吐量将能达到每秒数千笔交易。

  2. 更低的延迟:以太坊 1.0 中,每个区块的出块时间约为 15 秒。这意味着用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确认自己的交易。以太坊 2.0 将采用新的共识机制,降低出块时间,从而减少用户在交易确认上的等待时间。

  3. 更环保的共识机制:以太坊 1.0 采用的是能源密集型的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共识机制。以太坊 2.0 将会逐步过渡到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共识机制,这是一种更为环保、高效的共识方式。权益证明机制下,验证节点(验证者)需要锁定一定数量的以太币作为抵押,根据抵押的金额获得出块权。这样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 更高的安全性:以太坊 2.0 引入了一种名为“验证者”的新角色,取代了以太坊 1.0 中的矿工。通过权益证明机制,验证者需要抵押一定数量的以太币才能参与共识过程。这样的设计使得攻击以太坊 2.0 网络的成本变得更高,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5. 更好的可扩展性:以太坊 2.0 的分片技术和其他优化措施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尽管以太坊为区块链世界带来了很多创新,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扩展性问题:以太坊虽然对扩展性做了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永久解决了扩展性的问题。这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如果用户持续增加,工程师们还需要继续扩展改进以太坊。
  2. 交易费用仍然比较高:因为以太坊的处理能力有限,所以用户为了让自己的交易更快地被处理,通常需要支付更高的手续费。这导致了以太坊上的交易费用变得昂贵,使得一些用户和开发者难以承受。在网络拥堵时,交易确认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同时还可能导致交易费用上升。
  3. 中心化问题:尽管区块链的初衷是去中心化,但是传统的区块链技术存在着部分中心化的问题,这使得某些节点对整个网络的控制力过大,带来了安全风险和操纵风险。
  4. 隐私保护问题:传统的区块链技术存在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一旦交易数据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将永久保存,这会带来很大的隐私泄露风险。
  5. 开发和维护成本:构建和维护区块链应用程序可能需要高昂的开发和运维成本。此外,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开发者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现有应用。

对比来看 IC 具有以下特点,可以解决以太坊的一部分问题:

  1. 无限的扩展性:IC 使用了一种名为 “ Chain Key ” 的技术,它能够让网络更高效地运行。IC 还将网络分成许多子网,每个子网络负责处理一部分消息。这样,整个网络的处理能力就大大提高了,可以更好地应对高交易量。
  2. 更低的交易费用:由于 IC 的扩展性更好,网络可以处理更多的交易,这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支付高昂的手续费来加快交易速度。因此,Dfinity 的交易费用会相对较低。
  3. 共识算法:IC 采用了一种名为 PoUW 的共识算法,这是一种基于 BLS 阈值签名的随机共识算法。与其他权益证明 (PoS) 或工作量证明 (PoW) 系统相比,PoUW 旨在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
  4. 可扩展性和性能:IC 的设计使其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性能。通过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子网 (Subnet) 和并行处理等技术,IC 的互联网计算机能够支持大量并发交易和智能合约执行。与其他公链相比,IC 的目标是实现更高的吞吐量和低延迟。
  5. 互操作性:IC 的互联网计算机构想是支持各种去中心化应用和服务的平台。尽管互操作性并非其主要关注点,但 IC 的设计允许开发人员轻松地在互联网计算机上构建和部署各种应用程序,从而实现跨应用程序的协同作用。
  6. 更简单的开发过程和更容易维护:IC 旨在降低开发者的学习成本和开发难度。它允许开发者使用更多种熟悉的编程语言编写智能合约。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容易地上手和开发去中心化应用。
  7. 更强大的安全性:IC 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自治机制,网络可以自我修复和升级,这有助于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8. 安全性和去中心化:IC 的共识算法和网络设计旨在实现高度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与其他公链相比,IC 采用了一些创新的技术,如阈值中继和分布式密钥生成,以提高网络的抗攻击能力。
  9. 开发者体验:IC 提供了一组友好的开发工具和资源,包括 Motoko 编程语言和 SDK。还可以在本地环境完成代码调试,不需要测试网。这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地为互联网计算机构建和部署应用程序。与其他公链相比,IC 致力于简化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IC 试图解决以太坊等现有区块链平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扩展性、交易费用、能源消耗和开发复杂性等。通过采用创新的技术和设计,IC 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易用的去中心化计算平台。当然,IC 也不是没有挑战,它仍然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它的目标是成为一种可行的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以满足未来去中心化应用的需求。

IC 旨在成为一个无限可扩展的、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基础设施。IC 的目标和愿景:IC 的目标是创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可以支持各种去中心化应用,同时具备高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性能。与其他公链类似,IC 致力于解决传统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但它的愿景是创建一个更大的互联网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区块链平台。